銀髮族眩暈之教戰守策

 

照片提供/楊怡和

 

 自然界中蘊含著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,而文明的進步則提升了人類生活的品質。然而文明卻是違背自然法則的。舉例而言,石化工業創造了民生財富,卻也賠上了青山綠水;運輸縮短了兩地間的距離,但也衍生了交通事故及噪音。至於心理層面,由於都會文明乃競爭下的產物,隱含著不少壓力,若無法適應,則憂鬱、眩暈、精神官能症將相應而生。此外,由於營養過剩,內科疾病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高血脂症患者大增,醫學進步則提高了這類患者的存活率,而這些疾病往往伴隨著眩暈。於是乎近年來,臺灣眩暈門診病患人數急速增加,幾乎達到可以獨立成為一科的地步。

 

猶憶19914月,我學成歸國,草創臺大眩暈門診,當時每日不過5名病患,可謂「慘澹經營、前景堪慮」。於是我開始製作眩暈衛教手冊,發給每一位前來求診的眩暈病患,內容包括病名、發作情形、檢查方法、治療期間、如何預防、下次就診的時間等;同時又引進國外尖端科技的檢查設備。此後醫病關係透明化,一方面病患對醫師的信賴感加深,另一方面病患也能更有尊嚴地就醫,因此每次看診離去時,對於現代醫療科技的進步往往感動不已。

 

不料一年後,求診人數竟然破百,遠超預期。原本擔心「寅吃卯糧」的眩暈門診,如今卻醫門如市。此實拜九0年代臺灣社會轉型之賜,由於經濟起飛、文明進步,我們終於也像鄰國日本一樣,嚐到自高經濟成長衍生的「眩暈」滋味。1999年,眩暈患者破萬,2004年更超過3萬,可見臺灣眩暈病患正呈等比級數地增加中。

 

何謂「眩暈」?

「眩」,就是倒轉、視線不穩定的意思,「暈」則是圍起來做旋轉,二者均含有頭暈目眩之意。英文vertigo,根據語源學的探討,來自希臘文dinos,乃漩渦迴旋之意,轉換成拉丁文則為vertere,再轉換成英文即為vertigo。用比較白話的說法,則「天花板會轉,房子會轉」才叫眩暈,否則統稱「頭暈」(dizziness)。至於正式的定義,在靜止或行進間,己身對於空間定位產生錯覺,且伴隨有不適感,即稱為眩暈。舉例而言,一般人乘坐雲霄飛車時,享受加速度帶來的快感。但若有一天,讀者諸君在乘坐雲霄飛車後無法下來,且意識到天旋地轉、噁心嘔吐、冷汗直流,一副世界末日即將來臨的模樣,沒錯!您就是罹患眩暈了。

 

老化與眩暈的關係

在筆者曾經接觸的3萬個眩暈病例中,年齡最小者僅1歲,最長者則已 97 歲,可見各個年齡層皆可能罹患眩暈。不過眩暈患者仍以高齡者居多,65歲以上的老人病患即約占25%

 

老年化社會已然成為臺灣社會的新型態。老年化社會中,自然存在著許多老年人的問題。然而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,自己尚未老化,無法親身體驗,箇中滋味不易捉摸。好不容易,流年偷換,隨著年歲增長,終於有一天恍然大悟,卻已「行將就木,時不我予」了。老年醫學的發展一直相當有限,即是因為若非身歷其境,實在難道箇中原委。

「老化」從幾歲開始,因人而異。現代人當然不致於到「視茫茫,髮蒼蒼,齒牙動搖」的程度,才認定為老化。但有些人才屆天命,一轉身便忘了想做何事。若用一句最淺顯易懂的話來說明,則筆者以為:「同樣的一件事,講一遍就好了。若有人同樣的一件事講三遍,這就是一種老化的現象。」據此讀者諸君可捫心自問,您是否已開始老化了。

 

根據統計,80歲以上的老人當中,每3人便有1人曾有跌倒的經驗。若干社會人士主張在大眾交通工具上設博愛座、鼓勵讓座耆老,不無道理。蓋老年人易因平衡失調、重心不穩而跌倒,萬一跌倒又併發骨折,臥床半年在所難免,付出的醫療資源與社會成本不可謂少。因此老年人跌倒,切莫等閒視之,必須積極找出病因,如視力減退、心臟血管疾病、心律不整、巴金森病、癲癇、平衡失調等。其中,平衡失調往往伴隨眩暈而起。

 

眩暈的發生

人類靠雙腳站立走路,並賴視覺、內耳平衡覺及深部肌肉感覺三者接收資訊,傳至中樞,經小腦調節,送交大腦裁判。舉例而言,視覺、內耳及肌肉感覺好比各國大使館,小腦貴為外交部長,而大腦則是行政院長。當各國大使館發出的訊息互有矛盾時,便需外交部長出來斡旋。一旦協商破局,情況愈形混亂,跟著行政院長便著急起來了。上述的困擾及混亂就是眩暈。由於隨著年齡增加,人類器官會逐漸老化,若同時罹患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、高血脂症等,則器官系統化會加速老化,眩暈的發生也指日可待。

 

銀髮族的眩暈中,以「中樞血管性眩暈」占絕大多數,包括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症、良性陣發性頭位眩暈、頸性眩暈、小腦中風、腦幹中風等。罹患「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症」者多為老人,且既往有內科疾病(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心臟病或高血脂等)病史。本症病人通常是半夜起身如廁後,天旋地轉、噁心嘔吐、冷汗直流、摔倒在地。家人一聽巨響,連忙衝入浴室,將之扶回床上休息。不料症狀未見好轉,病人一睜開眼,感覺天地都在旋轉,一移動立刻嘔吐,最後大小便都在床上,生不如死。警覺性高的家屬,一看情況不對,會立刻送往大醫院急診。舉凡夜半前來的眩暈急診病患,多屬此類。回溯既往病史,病人方緩緩道出最近間歇有短暫性眩暈及平衡障礙,尚伴有耳鳴、重聽、頭痛、頸肩酸痛、手腳麻木等。此皆因椎基底動脈供血區域血流不足所致,屬一種血管性病變。

 

至於學校教師,有些人尚屬年輕,亦無內科系統性疾病,竟也有頸酸、頸痛、後頭痛、轉頭時一過性眩暈等現象,此多屬「頸性眩暈」。其病理機轉乃因交感神經刺激,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區缺血;或因頸部長骨刺,間歇性壓迫椎骨動脈;或因來自頸部運動受器發出的錯誤訊息所致。教師罹患本症,多因頸部的機械性傷害所致,與本身的工作性質、長期刺激、高齡退化有關。預防之道為改變坐姿、更換座椅(要有頭靠),並注意要少低頭、多抬頭。

 

情況最嚴重的是小腦、腦幹中風的病人。這類病人因無傳統的神經學症狀,容易被誤診為內耳病變,而延誤醫療時機。由於一般大眾缺乏醫學資訊,自無鑑別診斷之能力,往往不以為意,因此「教戰守策第一條」――若眩暈頭痛並無好轉且持續發生,一定要趕緊送往大醫院急診。

 

「天旋地轉」就是眩暈,別誤以為是單純的頭暈而輕忽了。

眩暈常在清晨起床或半夜起身如廁時發作。

眩暈的診斷

當病人送至急診時,檢傷分類會先區分屬輕症或重症。但眩暈初始的徵兆往往不甚明顯,急診科的醫師難以判斷。通常經過治療後,情況好轉,在6小時內可下床走路離開急診室者,屬「輕症眩暈」。24小時內仍無好轉者,則為「重症眩暈」,需緊急入院處理,免生遺憾。在筆者個人新近接觸的1萬個眩暈病例中,腦腫瘤占46例、腦中風占 72 例;換言之,每100個新近的頭暈耳鳴病例中,即有一例是腦腫瘤或腦中風。此令吾儕醫師在面對眩暈病患時,莫不戒慎恐懼,不敢掉以輕心。

無論是輕、重症眩暈患者,均需進行一系列的平衡功能檢查,以找出病因。重症眩暈患者由於強迫住院,及時診斷治療,反而預後良好。反之,輕症眩暈患者往往「好了疤忘了痛」,不僅失去聯絡,也不回門診持續追蹤。下焉患者,鴕鳥心態,自以為是,亂服成藥;中焉患者,號稱很忙,沒有時間至診所取藥,粉飾太平。不料眩暈再發,往往來勢洶洶,「一浪大過一浪」,結果小病轉成大病,後悔莫及。

目前臺大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眩暈的方法包括:詳細的病史詢問、耳鼻喉局部鏡檢、血液學檢查、放射學檢查、聽力檢查及平衡功能檢查。所費時間約一週,卻有助於診斷病情、對症下藥。一旦診斷確立,則開始在門診接受藥物治療。此後每個月診一次,以判定病情是否好轉?用藥是否順服?有無不良反應?連續服藥3個月後,通常有70%的病人情況好轉,可以「畢業」,結束治療;其餘患者則需「留校查看」,進入第二季治療。

以下是個人對於眩暈求診的淺見,供讀者諸君參考:

1)如果您的醫師只問幾個問題,不做檢查即貿然開藥,則建議您最好換醫師。

2)如果您的醫師檢查只做半套,即判定您得了什麼病,則建議您考慮換醫師。

3)如果已向同一個醫師求診3次,情況仍無好轉,則建議您必須換醫師。

4)如果3個人都推薦您造訪某一個醫師,則建議您去掛號。

 

結語

走過眩暈3萬例,當年杜鵑花城的竹劍少年,如今卻已華髮早生。展望21世紀,笑傲眩暈眾生,風雲是否再起,自當多所揣測,唯願證諸個我,不斷地超越與突破。像一個面壁的高僧,一本經點完了又是另一本經,一塊地墾完了又是另一塊地。經營新醫療、開發新模式、造福新人類,應是新世代醫師的神聖使命。(本專欄策畫/臺大醫院骨科部江清泉主任)

 

楊怡和醫師 小檔案

1981年臺大醫學系畢業,1983年進入臺大醫院耳鼻喉部服務,1991年取得東京大學醫學博士。現任臺灣大學耳鼻喉科教授(2004年迄今)、臺大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。專長:神經耳科學、耳電生理學、耳病理學、耳毒理學,專治:眩暈、耳鳴、耳脹、重聽、頭痛、頭暈、平衡失調。


本文出處臺大校友雙月刊   http://www.alum.ntu.edu.tw/read.php?num=55&sn=1385&check=

arrow
arrow

    klink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